食品包装设计不要用插画,要用实拍图
食品包装设计不要用插画,要用实拍图
这几年打开淘宝、超市、品牌展会,到处都是插画包装。插画花得五彩斑斓,元素也不少:有的画山水、有的画农夫、有的画动物,甚至还有些品牌搞得跟国漫似的,一堆故事设定。但是——说实话,消费者真的有在看这些吗?
其实很多时候,插画更多是设计师和老板自己觉得“有调性”,但用户根本get不到“这是什么”。特别是在卖食品的时候,包装的第一任务不是讲故事,不是展示美术水平,而是:让人知道这是什么、好不好吃、值不值得买。
所以,有时候插画反而是一种“包装上的噪音”。
实拍图就不一样。它直接、真实、有冲击力。比如,一包腊肠,如果你用的是一张光泽诱人、肥瘦相间、带着微微油亮感的实拍图,哪怕再普通的塑料袋包装,消费者也会忍不住停一下。因为那是“吃的本能反应”。
再比如大米,一张粒粒分明、晶莹剔透的熟米饭照片,远比插画里“绿油油稻田+金黄稻谷”更能让人动心。大家不是没见过稻田,而是更关心:煮出来的米,是不是香,是不是软,是不是值得吃。
实拍图还有一个优势,就是能建立信任。特别是做电商的时候,如果你放的是插画图,用户可能会觉得你在“遮遮掩掩”。但实拍图摆出来,就是在说:我敢给你看真面目,品质怎么样你自己判断。很多时候,这种视觉上的“坦诚”,比一千句广告词都有说服力。
当然,不是说插画完全不能用。它可以用在辅助位置,比如你可以把插画做成品牌纹样、放在背面区域、或者作为产品故事的氛围元素。但主视觉,真的建议用实拍图,尤其是你是做初级农产品、零食、干货、生鲜、即食餐品这些——它们本质上是“靠嘴吃”的,你得先靠眼睛说服人。
包装设计不是比谁画得好,而是比谁更懂“人为什么会买”。在食品领域,大多数时候,实拍图能完成这个任务,插画不能。说到底,插画是想象,实拍图才是现实。而人买吃的,最后还是要相信现实。